超级细菌相关资料
〖壹〗 、巴西官方20日宣布,在全国16所公私立医疗院所中发现了新的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 ,简称KPC 。虽然与今年以来来势汹汹的超级细菌、发源于印度的“NDM-1 ”名字不同,但同样耐药性极强,也是一种“百药不侵”的超级耐药菌。
〖贰〗、超级细菌就是对大量抗生素(药物)免疫的细菌。超级细菌的来源于人类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能对药物免疫 。大家都知道人类能对细菌产生免疫。当然细菌也可以。超级细菌并不无敌 。首先他是通过感染的方式。看过生化危机的都知道。只有僵尸抓到了人 。人才会变僵尸。超级细菌也是如此。只能通过伤口来感染 。
〖叁〗、超级细菌的产生完全是一种基因进入了这个细菌体内。一些细菌被发现含NDM-1基因。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之一 。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也逐渐进化出抗药性。近年来 ,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为了应对超级病菌的挑战,人们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
新冠疫情防控通用版策划方案及措施样本
并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 ,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对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预案不断修订 、充实、完善,截至近来 ,应急处置预案已更新4版 。 加强协调联动。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切实强化“疫情就是命令 、疫情就是责任”的担当,坚持科学统筹、全时监管、群防群治 、严防死守 ,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岗位,尽快把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遏制住,为全体员工提供一个安全 、有序、放心的复工复产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 ,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传染病的发生,适应传染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的需要,提高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故的指挥协调、快速反应 、高效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 、早治疗,促进学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 。
应急准备包括: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加强值班力量,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校长室24小时保持联系;储备防控必需的医药 、消毒用品和防护器具;实施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清洁、通风。
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免疫学检测,如血清中的(1 ,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的阳性结果,对于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几种常见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简介: 肺念珠菌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粒细胞缺乏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接受手术、激素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
咳痰 、导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标本或肺活检标本仍是本病的基本诊断方法。
以前因肺毛霉菌病进展快、病死率高 ,确诊主要依靠尸体解剖。近来诊断肺毛霉菌病最主要的方法是纤维支气管镜活检,40以上的病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可见气管内病变:如气道狭窄梗阻 、黏膜红肿溃疡或者有黏液性、脓性或凝胶状分泌物等 。
通过在呼吸道标本中查找肺孢子菌。常用的染色技术有姬姆染色、哥氏银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 ,标本包括痰、诱导痰 、BALF等。治疗方面,尽管具体策略如图6所示,但针对PCP的管理通常涉及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对于HIV感染者 ,可能需要与其他抗病毒治疗结合,以提高疗效并降低死亡风险 。
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无症状 ,仅在X线检查中发现结节影,类似肺结核或肺癌。部分有咳嗽、咳痰、胸痛 、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肺炎 ,甚至导致呼吸衰竭。脑脊髓膜炎患者症状明显,体温可达40℃,出现脑膜炎症状。诊断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如痰液涂片和培养,但阳性率低,需多次采集样本 。
流行病学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肺隐球菌病的年发病率约为0.4/10万~0.9/10万,而免疫功能损害者尤其是HIV感染者,年发病率约为6~10。美国的资料显示 ,1988-1997年1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曲霉(57)、隐球菌(21)和念珠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