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的生平
陆宗达先生 ,1905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慈溪,早年受教育于半新半旧的学馆 ,启蒙老师对其影响深远 。191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师大附小,后升入国立四中,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熏陶 ,并在“五四”运动中积极参与,展现了新思想的追求。
陆宗达先生,祖籍浙江慈溪 ,1905年2月13日生于北京,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先生,登堂入室 ,学习文字 、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其时已有极深的学术造诣 。建国前历任辅仁大学、冯庸大学(“九?一八 ”后冯庸大学遣往关内) 、中国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民国大学等校教授。
我的祖父陆宗达(字颖明,又字颖民)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一生精研训诂 ,考证名物,是“章(太炎)黄(侃)”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今年9月3日,北师大隆重举行了“纪念陆宗达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 ,各界各地及港台来宾共三百余人,深切缅怀了我祖父的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 。
黄侃于1935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9岁。他的学术影响深远,培养了包括杨伯峻、程千帆 、潘重规(其婿)、陆宗达、殷孟伦 、刘赜、黄焯等众多著名学者。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内容有哪些,就业方向如何?
该专业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 。语言类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中国汉字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文学类课程则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等。
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就业前景广阔,方向多样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 、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接触到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他们学习的课程包括:文学概论、古代文学史、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等 。
汉语言专业要学习的课程 ,主要包括:中国通史 、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文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大学写作、汉语史、文字学、音韵学 、语法学、训诂学、方言学。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 、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 、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此外,还涉及自然科学基础等相关课程 。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 、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淡江大学相当于国内哪一档的大学?
淡江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1201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1455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1001名 ,综合而言相当于国内的上海财经大学。
少年时期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古龙说“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 ”,师大附中初中部 、成功中学毕业 ,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后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94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60年始尝试写武侠小说《苍穹神剑》。当时,台湾侠坛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三人名噪一时 。
从该空中小姐的私密照看来 ,这名中国东方航空的空中小姐,还可以说得上是非常的好看了,身型也很是非常好 ,两人往一起一站,也算得上是男才女貌了。
许倬云的人物经历
许倬云的人物经历许倬云(Cho-yun Hsu),江苏无锡人 ,1930年7月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许倬云 ,1930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美国匹兹堡大学名誉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195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62年,他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人文学科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 。
他经历过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以及新世纪的金融危机。他刚进入美国时满怀兴奋,很想看看这个以崇高理想立国的新国家是否能落实人类的梦想 ,但如今他心情沉重,对美国严重的社会问题扼腕叹息。虽然许倬云主要研究的对象仍然是中国,但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 。
人物介绍 许倬云生于中国战争爆发时期 ,处于中国存亡未知的时代,在20岁前基本上都在逃亡中度过,所以许倬云对于战争的回忆有特别大的感触。在战争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 ,见证过鲜血,看到过同伴的尸体,许倬云经历了那么多 ,好好生活实属不易。
此外,许倬云还是性情中人,在台湾,李敖是谁都不敢惹的人物 。但对这个台大历史系的学生 ,许倬云毫不客气揭他的底。他在谈话录里说“李敖聪明有余,没有章法,说谎 、偷书 ,等到李敖要毕业时我不盖图章,所以他没毕业……”李敖气得告许倬云诽谤。许翼云,台湾大学化工系毕业。
为什么现代国内大部分大学不开大学语文或者国学课?
我认为“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 。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 ,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 、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
大学一般没有专门的语文课,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基础课程需求满足:在中学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足够的语文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大学里大部分专业课程的要求已经足够了 。专业学习为主:大学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地方,很多专业并不需要再深入学习语文,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中学阶段的知识水平已经可以满足大学里专业课程的要求 ,一般来讲,如果不做汉语言的研究和艺术文学的创作,不再进一步深入学习。但是 ,近来有的工科大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已经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课的一部分 ,也有的开设了《语言精读》或者《国学基础》等课程。
大学普遍没有设置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中学语文水平已满足大部分专业课程需求,且大学主要聚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具体解释如下:基础课程满足需求: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在中学阶段已经建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 ,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大部分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已经足够。